是時間的力量嗎?又或是機緣真的有足夠的好事和好結果發生?(畢竟根據過往的經驗顯示努力不一定是有用的)
也想到以前做生物相關實驗:
生物都需要時間
Protocol上常常會寫的就是時間、速度、體積、重量、濃度,
有的需要長時間,有的需要很短的時間,
生化實驗也許可以透過改變其他因素來縮短時間,
但我忘記我本人就是一個生物,
在追求任何事情的時候,忘記自己的改變往往需要的時間,
甚至不是改其他變因就可以無限地縮短時間。
就像植物長到開花的階段需要時間,
雖然可以透過一切方法讓開花提前,
但那就不是原本自然的狀態了,
也許是改變基因,也許是施加逆境,
無論如何身為一個生物,
所有事情的成本都有時間。
扯得太遠…
今天像是天外奇蹟,
我做夢就夢到寫程式相關的事情,
一睜開眼起床就想要來練習寫程式,
工作之後有類似經驗可能是為了趕專案….
而不是像今天的感受,像玩遊戲一樣想要趕快增進技能破下一關。
分析一下近來疊加推進我的程式進入正向體驗的事項:
項目 | 說明 |
書籍 | 高效偷懶 這本書大大改變了我的程式學習,裡面提供了非常適合我的見解,我對作者本人的學習狀態和體驗相當能共感,作者從日本到美國微軟的經歷和學習歷程分享,引導我更便捷卻又踏實的學習道路與心法。 |
主管教我SQL | 一直覺得SQL是一個很卡的語言,充滿不合理之處… 最近主管撥時間花了幾小時教我SQL,親自看他demo如何寫出整段store procedure,讓我對SQL的理解有巨幅跳躍 |
終於知道為什麽要使用interface | 之前看同事專案都覺得到底在interface什麼!F12進去看不到東西麻煩死了(窩知道要按ctrl+F12) |
發現自己看程式理解力變好 | 以前看到陌生的專案都要花很多時間狂查才能知道在幹嘛(當然這也跟寫作者的可讀性有關係),昨天拿到一個超怪老專案都還算順利找到東西,臨時被問code某些內容在幹嘛也都能一下子找出來 |
給自己時間,給自己信心,
– 2025/02/22
持續的努力,
等待正向回饋累積到突破閾值的那天,
迎接指數成長期的到來。